近年來,國內車聯網市場快速發展。國家多次出臺配套政策
標準已推動行業發展,如工信部曾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信息通信)》、《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電子產品與服務)等。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促進LTE-V2X規模部署。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傳統汽車制造廠商及行業科技巨頭都紛紛著手進行布局,力求分食一塊“車聯網大蛋糕”。
今年6月20日,中國移動先后發布合樞車聯網V2X平臺和5G&C-V2X
智能終端產品解決方案。其中合樞車聯網V2X平臺定位于面向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智慧交通大腦,提供V2X數據、計算、管理、分析、預測及決策智慧交通基礎共性能力。
在車聯網快速發展之際,智能車載裝備,例如座椅、導航、攝像頭等也迎來了市場擴張的新機遇。眼下,車載操作系統已經成為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配件,它是承載應用產品的基礎技術,同時也是驅動車聯網商業模式落地的核心平臺軟件。依托于用戶、車載操作系統與數據生態,一些互聯網企業漸漸成為了車聯網相關系統硬件的受益者。
由于智能座艙量產難度較小、成本相對可控,同時全球范圍內汽車5G網絡的應用將加快推動智能座艙上市,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市場規模增速將快于ADAS域控制器。據統計,2019年全球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出貨量為40萬套,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出貨量將達到1300萬套。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場景服務的車聯網應用,或能為車主和車企都帶來一定的價值。因此,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為消費者提供精準推送,形成有效的場景聯動,成了車聯網公司考慮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而未來的市場角逐也很有可能會集中在這一領域。
歸根結底,車聯網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車與云平臺、車與路、車與人、車與車、車與車、車內等網絡鏈接,實現車輛與公眾網絡通信的動態移動通信系統。而車聯網的技術、系統、軟硬件發展狀況,對于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進程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體系健全、融合度高的車聯網,將為自動駕駛的落地提供更多機會。
從短期來看,車聯網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降低能源消耗、緩解交通擁堵、減少尾氣排放、提高交通道路通行能力、減少交通安全事故、提高用戶智能駕駛體驗。從長期來看,車聯網屬于物聯網的一小部分。5G技術從車聯網的規劃可以看出未來將會有很強的建樹,那么,對于物聯網的建設起到的作用將會是巨大的,5G必定是推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的。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為智能網聯技術帶來深刻影響,自動駕駛通過完成路徑規劃、行為決策、運動規劃和操作指令,將其交由電子控制單元“超級ECU”或者“超級大腦”進行駕駛控制和執行。智能網聯汽車在市場規模以及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相關企業需立足現實需要,努力把握相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