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加快發展,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新市場空間。
在11日舉行的工業互聯網促進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創新專題座談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2019年,在全球半導體市場整體下降12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756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
工業互聯網的加快發展,將帶來集成電路增量市場。楊旭東舉例說,發展工業互聯網,能夠直接提高計算、網絡、存儲和智能芯片的出貨量。如智能電網建設為提升輸電質量,減少運維成本和人員,在輸電線路上增加了大量智能傳感設備,帶動了傳感與通信芯片的增長。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端邊云的體系架構,為集成電路和終端產業帶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于發展中的困難,楊旭東說,工業場景相對消費場景,對工業芯片制造的材料與工藝有著更加嚴苛的要求,對工業芯片設計的實時性和穩定性也有更高的
標準。
楊旭東還表示,工業產線是一體化的,產線上各種接口和操作標準,目前都是由一些國際大廠商定義的。國際工業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之間有著長期捆綁合作,國內芯片企業很難進入。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過去都是根據客戶的定義去做產品。但如果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時候,把集成電路和產品應用結合在一起,然后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將極大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近日,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產業鏈受到沖擊。部分國家表示考慮在疫情結束后將產業鏈移回本國。這是否會形成對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的“斷供”?
徐曉蘭表示,中國有最完整的產業鏈,最完整的配套服務,最重要的是數量龐大的產業工人。現在一些國家表示疫情過后產業鏈回流,或自己控制產業鏈安全,但目前的產業鏈經過幾十年的優化,不是“說撤就能撤,說回就能回”。對IT產業而言,更重要的是實現彎道超車,“不能老跟著別人走”。而工業互聯網提供了這樣一個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