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出爐,在這份榜單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500強數量世界第一。從1995年的只有3家企業入選到2019年達到數量第多的129家企業,中國的經濟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著名榜單,自1955年起每年發布一次,榜單基于各企業過去一年的業績數據而產生,其中營業收入是首要排名依據。除了數量上實現突破外,500強企業榜單也從多方面展示了中國經濟發展實力。在持續上榜的公司中,有77家中國公司排位比去年上升,反映出中國扎實的經濟基礎,實力雄厚的企業持續推動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在新上榜的13家中國公司中,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正在以黑馬之姿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500強榜單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中國經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不過,在人們歡欣鼓舞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對我國企業發展的清醒認識。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曾經提到,世界500強排行榜僅是一個營業規模的排位,如果科技創新能力名列前茅,那才值得驕傲。
科技是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改善供給質量、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但是通過500強榜單中中美兩國的對比,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國企業平均利潤是中國的近3倍, 在科技公司板塊中,前100位只有兩家中國科學公司,我國仍然存在著“大而不強”現象。這個問題在我國很多行業內都存在,其中,就包括
儀器儀表行業。
儀器儀表行業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整個行業規模來說,我國確實已經達到了制造大國的地位,但是,并不是制造強國。2019年年初,國際巨頭自恃產品先進技術而大幅漲價的事情尤歷歷在目。其中,截至2018年,全國共約有1800臺核磁共振
波譜儀,其中1400多臺是一家國外供應商的產品,國產的僅有50臺。在很多精密儀器的生產制造上,我國還存在了核心技術尚未突破的難題。
“大而不強”現象的存在并不是單純由一方面原因造成,除了歷史原因外,目前我國儀器儀表生產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整體的利潤率比較低;行業產品也是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對于市場的市場占有率較低等也是重要的原因。要想真正實現突破,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為了推動科技的發展,我國發布了發布一系列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政策,大幅增加科技投入,研發經費投入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研發人員總量已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位,為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伴隨著智能化、自動化、數據化的快速發展,科技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一項“硬核”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在握,更足以秒殺競爭對手,這正是儀器儀表企業通過創新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
在激烈的競爭中,只有時刻保持警醒,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作為一種始終關注市場的主體,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而科技研發就是目前大型企業競爭進步的重要突破點,除了做大意外,更要慢慢做強,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制造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