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日常活動后的遺留物,垃圾的處理問題一直都是個社會性的難題。其中,地下掩埋是最早出現的,同時也是最常用的幾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之一,被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在城市中,針對生活垃圾的處理,將垃圾進行填埋,是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最主要方式。今天,就來為各位簡單介紹
氣體傳感器監測技術,在垃圾填埋整治和生態修復中的應用。
垃圾填埋場,資料圖
通常,垃圾填埋可分為簡易、受控和衛生填埋場三個等級。未經處理的垃圾填埋場,特別是非正規的簡易填埋場對大氣、地下水和垃圾場附近的土地造成嚴重污染,對環境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此時,由于垃圾填埋場中大量的堆積物在進行自然分解時,通常都會產生一些易燃和有毒的危害性氣體,從而嚴重威脅到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因此,必須采用相應的氣體
傳感器加以監控和測量。
目前,垃圾填埋場好氧修復技術已在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成功應用20余年,我國的首個實例是2008年用于北京黑石頭消納場。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有墊層或無墊層的正規或非正規垃圾填埋場上,以及封場后或正在運行的垃圾填埋場。
好氧生態修復技術系統結構圖,資料圖
其中,在該技術采用的氣體監測系統中,為了實時監測垃圾堆體內CH4、CO2、O2、CO、H2S等氣體濃度,監測井布需設氣體采樣管,并通過在線氣體分析系統和傳感器監測設備,實時分析氣體成份及濃度,監測數據遠傳至中控室上位機,進而為抽氣、注氣設備運行提供數據支持。
具體來說,一般在填埋場的上下部分構造有多個隔層,填埋的垃圾由場內的細菌在無氧或厭氧的密封條件下進行分解。這種厭氧分解的一種副產物就是垃圾埋氣,包括約45%~60%的甲烷和40%~60%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少量的氮氣、氧氣、氫氣、氨氣和硫化物等氣體。
這些氣體由內置的一系列管道來進行收集,然后排放出來。為了給暴露于該環境下的工作人員提供詳盡的有關綜合空氣質量、埋氣擴散等參考信息,以保證人身安全。那么,就必須利用各類氣體傳感器監測設備,如沼氣分析儀等,對填埋場內的關鍵位置和隱患處進行測量。
New River Regional填埋場抽氣井,資料圖
比如,位于美國弗羅里達州的New River Regional填埋場,于1992年開始建設運行,是一個具有防滲層的衛生填埋場。該填埋場每日接收約700噸的混合垃圾,包括生活、商業和工業垃圾等。2001年,環保部門出資并選取該填埋場的一部分進行升級改造,設計和安裝了多種監控儀器。
據了解,這次改造過程中,該填埋場氣體收集系統抽氣井里,安裝溫度測量、氣體采樣器和氣體流量監控等多種傳感器儀器,此外,還設計和安裝了滲濾液回灌系統、空氣注入系統、填埋氣抽取系統等各種監控儀器。
以上便是為各位介紹的氣體傳感器監測技術在垃圾填埋整治和生態修復中的應用了。今后,隨著我國垃圾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相信格力種各樣的氣體傳感器將會越來越多地用于此類應用場景中,我們與各位一起拭目以待。
(原文標題:氣體傳感器監測技術在垃圾填埋整治中的應用)